甘肃推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迈向规范化信息化新阶段
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以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支撑,围绕机制创新、能力重塑、智慧管理、效能提升、风险防范,统筹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五全联动”特色举措,推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全面健全完善制度架构
促机制创新
将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纳入美丽甘肃建设和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召开环委会全体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等,定期调度、分析和推动,一体谋划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印发“1+1+N”制度体系(《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甘肃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5年)》及《甘肃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等若干配套文件),组织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支持研发、使用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鼓励产废企业内部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从制度层面“疏”“堵”结合,有力推动全省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
全域加强利用处置设施建设
促能力重塑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设施和场所。支持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利用处置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基础保障能力,积极汇报衔接生态环境部争取国家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落地甘肃。建成一批技术装备先进、规模效益明显、运营专业规范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动提升危险废物收集及利用处置能力,目前,全省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利用处置经营单位122家,集中收集利用处置能力提升至675.54万吨/年,危险废物利用能力和处置能力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了0.87倍和1.83倍;持续提高危险废物转运利用处置效率,今年以来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27项、危险废物跨省转移许可184项,为危险废物消化存量、控制增量预留空间。
全效提升信息化水平
促智慧管理
积极筹措专项财政资金1117万元,整合污染源自动监控、交通运输等数据,对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省内涉危险废物企业“产废—转移—处置利用”全过程数据进行多维度、可视化智能分析展现通过打造“科技+”现代化固体废物数字化职能监管体系,利用视频、物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化监管和全流程风险预警报警功能,结合视频AI分析算法,能够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实现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挂图管理、智能化分析。对每批危险废物自动生成危险废物标志数字“识别码”和“二维码”,对危险废物从原辅料投入到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闭环式、智能化在线监控和追溯,确保危险废物全过程全周期应管尽管。
全力推动监管和服务并重
促效能提升
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试点,实现在各设区市均建有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打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的“最后一公里”,企业处置费用降低60%以上。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体系。组织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及相关废弃危险化学品产生单位,开展“解剖麻雀”式检查评估指导,“点对点”实地解决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难题。积极推进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研究制定《含油污泥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铝灰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规范,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程加强危险废物执法监管
促风险防范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治理体系,不断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专项整治行动及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通过评估与执法相衔接、“回头看”等措施,压实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公安、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应急等部门信息共享,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联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同类案件高发态势,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大环保”工作格局。
本文转载自甘肃生态环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