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显成效
6月25日,记者从2024年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半年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六盘水全市城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实现了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96%(市中心城区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0%以上。
近年来,六盘水市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习惯不断养成,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在国家级评估中,六盘水市于2023年进入“成效较好”档次,目前在全国111个中等城市中排名第31名(持续保持全省同类型城市第1名)。在省级综合考核中,六盘水市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2名,累计获省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励资金2600万元。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市、区两级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工作提质增效。严格贯彻执行《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累计实施有关行政处罚50起,处罚66050元。出台了《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并配套建成运行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按季度对各市(特区、区)及市级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和通报。
宣传发动不断深入。积极配合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印发了《六盘水市城镇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积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试点先行、完善积分管理办法等,努力提升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人民广场)、盘州市东湖公园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入选全国首批150个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之一,并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阵地作用。今年,六枝特区、盘州市、钟山区三地在当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继完成宣教基地建设。
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六枝特区、盘州市和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集中处置中心正常运行,县域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和厨余垃圾资源化集中处理能力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建成有害垃圾处置中心1个、暂存中心4个、暂存点138个,除含汞以外的有害垃圾均可在市内就近处置。全市现有可回收物回收站点283个,标准化回收站点72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6个,“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工作进一步深入。采取市场化机制,引进企业参与全市居民小区(院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更新,目前各市(特区、区)已逐步开展试点工作。
分类作业逐步规范。全市城市(县城)共建成投运生活垃圾转运站32座,配置收运车辆866台,收集点15548个,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积极组织各地餐饮行业及机关、学校食堂等场所厨余垃圾进行直收直运,厨余垃圾集中处理率不断提升。积极倡导环卫工人、居民小区保洁员等进行可回收物初次分拣,推动源头减量。引进培育相关企业入驻,方便群众交售可回收物。不断加强对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各环节的督促检查,加大对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等问题的整治和惩戒,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作业的规范性。
校园垃圾分类活动有序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组织编印12万余册幼儿版、中小学版知识读本和教材,并纳入教学内容。全市各学校通过专题宣传栏、主题班会、知识竞答等方式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体系,多形式开展“家校社”互动实践活动900余场次。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家庭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从小培养资源节约的理念。市、区两级教育部门不断加强学校教职工的教育培训,制定了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
下一步,六盘水市将努力补齐工作短板,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巩固,助力幸福六盘水建设,让中国·凉都六盘水更加美丽、更加绿色、更加宜居。
本文转载自天眼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丞华环卫精准对接平台(丞华环卫展)是环卫领域国内外交流平台,立足环卫全产业链供需双方实际需求,历年来多次承办西安、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江西等省级环卫展以及中环协年会暨博览会,想了解更多环卫展会进程、企业动态、环卫资讯,请关注本网站。